东芝公司本周宣布将收购富士通的硬盘业务,通过此交易,东芝将成为硬盘市场的主要厂商之一,而富士通则摆脱了一项亏损业务。
相对于其芯片及存储产品业务,东芝在存储市场没有什么名气,但他们确实在此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次的收购将必然对现有市场格局和生产商,例如希捷、西部数据和日立等,造成冲击。
东芝的另一项优势是虽然他们不是大存储厂商,但在两个热门领域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笔记本电脑和苹果iPod,加上富士通也有笔记本业务,在这两者之间的东芝将能在笔记本存储市场占据不错份额。
不利的方面是东芝早已负债累累,并且其芯片业务正面临亏损风险。另据路透社的报道,富士通暂时还没有为自己的硬盘业务定出价格,相信其价值约在“数千亿”日元左右,换算成美元的话,将是一笔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交易。
在到3月止的财年里,富士通的硬盘业务预计将亏损250亿日元(以最新汇率计算,大约是2.71亿美元),集团净亏损约500亿日元(5.42亿美元)。
据东芝存储设备分部副总裁兼总经理Scott Maccabe透露,交易预期在三月底完成,估计东芝会做出相应的信贷安排来达成交易。
Scott Maccabe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对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开发都有利。“富士通在企业市场拥有不错的口碑,”他说。“从战略角度来看,这是我们拓宽整个产品线和充分利用一些存在于富士通组织内不同产品线之间协同效应的一个机会。”
两家公司存储专业技术的整合,再加上东芝的内存产品,Scott Maccabe看到了他们在固态硬盘(SSDs)市场一个前所未见的机会。东芝的半导体集团已经试水过SSD业务,并且意识到这不是属于自己的空间。
“我们打算将自己的企业经验和知识与生产硬盘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再结合在NAND闪存领域的经验,从中开发出一个解决方案来,”他说。
他们还可以考虑扩充到需要更高转速和更大容量的企业市场空间。富士通的存储业务现有大约8000名雇员,Scott Maccabe否认了大规模裁员的可能性。
这次的结合应该是一桩不错的婚姻,因为两家公司都来自日本。“看看存储市场的不同购并案例,这应该是最具协作性的一次。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十分相似,”Maccabe说。
实际上,西部数据一直在留意富士通的业务,但最终决定放弃,虽然他们也没有将大门完全关死。iSuppli的存储行业分析师Krishna Chander认为这是一件对所有人都好的交易。
“西数(收购富士通)可能存在文化上的问题,”他说。这可能导致西数成为市场最大硬盘生产商,垄断地位更稳固,但却付出成本。“好处是获得更多市场空间,不好的地方是文化方面的,所以,它有机会做得比两家公司更出色。”
Chander表示,两家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业务很可能存在重叠,但这是一项优秀、稳定的业务。真正挑战将是其他方面的管理。“东芝在企业市场是新人,其产品销售和把笔记本电脑卖给OEM厂商有很大不同。这些企业OEM厂商对于吸纳新东西非常谨慎。未来还将进行更多测试,所以他们最好留住富士通负责企业市场的人才。” |